“爸爸天盈资本,我终于帮你报仇了!”那天,邻居家七岁的晓雨站在我家门口,手里举着一把滴着猩红液体的刀,脸上带着天真的笑容。
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大脑一片空白。这一切都源于我那个该死的玩笑——“其实我才是你亲爸爸,你小时候是被抱走的。”
谁能想到,一句无心的玩笑话,竟然会引发这样的连锁反应,将四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命运,彻底改变。
1
那天下午,我只是随口一句玩笑话:“丫头,其实我才是你亲爸爸,你小时候是被他们抱走的。”
没想到,邻居家七岁的女儿晓雨居然眨巴着大眼睛对我说:“爸爸,真的吗?那我以后可以天天来找你吗?”
说实话,这话让我心里一暖。我和妻子结婚十年,因为我的原因一直没能有孩子,邻居王刚家的晓雨从小在我们家进进出出,早就把我们当成了自家人。
展开剩余94%每当晓雨放学后,都会先来我家门口等着我下班,然后黏在我身边,有时候甚至蹭饭。她妈李娟还经常打趣说:“要不是这孩子跟我长得像,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抱错了。”
“老周,这样开玩笑不太好吧。”我妻子苏芳在厨房里忙活着,声音里带着轻微的责备。我知道她说得对,但看着晓雨渴望的眼睛,我又舍不得立刻戳破。
“好了好了,骗你的,你爸妈就住在对面,快回去吧,天都黑了。”
谁知晓雨摇摇头,倔强地说:“我不信,我要和亲爸爸在一起。”说完居然哭了起来,死活不肯走。
最后还是王刚来敲门:“老周,晓雨又在你家闹腾呢?”
晓雨看到王刚,突然擦干眼泪,指着他大声说:“你不是我爸爸!我爸爸是周叔叔!”
王刚的表情从惊讶到无奈,然后狠狠地瞪了我一眼:“老周,你又和我闺女胡说什么了?”
“就是开个玩笑而已…”我尴尬地挠头,然后蹲下来对晓雨说,“丫头,叔叔刚才是和你开玩笑的,这才是你亲爸爸。”
但晓雨就是不信,非得说她一直感觉和我亲近,一定是有原因的。
就这样,一个无心的玩笑,让晓雨的认知似乎出现了偏差。我感到有些后悔,但也没太当回事,想着孩子的记忆力嘛,过几天就忘了。
哪知从那以后,晓雨对我的依赖变得更加明显了。每次我下班回来,她就像个小尾巴一样跟着我,吃饭的时候会特意给我夹菜,脏兮兮的小手拿着筷子夹起一块肉,满脸期待地看着我。
“周叔叔,你尝尝这个,可好吃了!”
每次我接过她夹的菜,她都会露出满足的笑容,那笑容纯净得让我心里发暖。我总是忍不住想,如果我和苏芳有个女儿,也许就会是这样吧。
有一天晚上,我正在看电视,晓雨靠在我身边昏昏欲睡。
“老周,你看这孩子,都十点了还不回家。”苏芳轻声说道。
“让她睡会儿吧,一会儿我抱她回去。”我轻轻拍了拍晓雨的小脑袋。
就在这时,晓雨突然含糊不清地说了一句:“爸爸,我梦见妈妈被人欺负了,你要保护她……”
我和苏芳面面相觑,不知该如何回应。
第二天上班时,我和王刚提起这事,他只是笑笑:“孩子嘛,想象力丰富,你别太当真。不过老周,你们要是真那么喜欢晓雨,以后可以多帮我们照顾照顾,反正你们也没孩子,正好解解馋。”
他的话虽然不是恶意,但还是让我有些不舒服。我知道自己不能生育这件事在很多人眼里是个遗憾,但我并不想因此而被同情或者怜悯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晓雨的行为越来越让我担忧。有一次她的班主任打电话来,说晓雨在学校里告诉同学们,说自己的亲生父亲其实是邻居叔叔,现在的爸爸是“假的”。
王刚夫妇听说这事后,非常生气,连带着对我和苏芳的态度也冷淡了许多。
“老周,这事闹大了对谁都不好,你得和晓雨说清楚。”苏芳担忧地说。
我点点头,决定找个机会和晓雨好好谈谈。
然而就在这天晚上,我刚到家门口,就看到晓雨站在那里,手里拿着一把闪着寒光的水果刀,刀尖上还滴着红色的液体。
她看到我,突然兴奋地喊道:“爸爸,我终于帮你报仇了!”
2
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,急忙冲上前去:“晓雨,你手里拿的是什么?你做了什么?”
晓雨却兴奋地举着刀,脸上带着孩子般的天真笑容:“爸爸,我听他们说你不能生孩子,是因为那个叔叔害的你,所以我去找他报仇了!”
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,我猛地抓住晓雨的手腕:“你都做了什么?快告诉我!”
晓雨被我突然的严厉吓到了,眼里泛起泪光:“我、我就是想帮爸爸报仇......”
这时,王刚家里传来一阵噪杂声,我顾不得多想,拉着晓雨就往他家跑去。一路上,我的脑海里闪过无数可怕的画面天盈资本,如果真的出了人命,那就是我间接害死的。
推开门,却发现王刚、李娟和几个朋友正围在桌前玩剧本杀游戏,桌上摆满了各种道具,其中就包括几把沾着“血”的塑料刀。
“晓雨,你跑哪去了?怎么拿着道具就跑出去了?”李娟看到我们进来,有些责备地说道。
原来,王刚和朋友们今天玩的是一个复仇题材的剧本杀,晓雨不知从哪里听到了大人们的只言片语,把游戏当了真。而那把“滴血的刀”,不过是一把涂了番茄酱的塑料道具。
我长舒一口气,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。然而,晓雨的下一句话又让所有人愣住了。
“你们在骗我!我知道周叔叔才是我亲爸爸,你们把我抱走了!”晓雨倔强地站在那里,泪水在眼眶中打转。
房间里一片寂静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。
“老周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王刚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愤怒。
我急忙解释那只是一个玩笑,没想到晓雨会当真。但王刚显然不接受这个解释,认为是我故意在教唆他女儿。
气氛变得剑拔弩张,我和王刚几乎要吵起来。就在这时,苏芳赶了过来,一把拉住我:“周明,你冷静点,她是别人家的孩子!”
晓雨突然冲上前,用力顶了王刚一下,直接撞在他的肋骨上,疼得他闷哼一声。王刚怒不可遏,一巴掌打在晓雨脸上。晓雨捂着脸,眼泪夺眶而出,一声不吭地跑出去,径直跑进了我家,还反锁了门。
这下可好,我和苏芳都没带钥匙。
“晓雨,开门!”我急切地敲门,但里面一点动静都没有。
苏芳责备地看着我:“都是你那该死的玩笑,现在好了,孩子心理都出问题了。”
我知道她说得对,但现在首要任务是弄开门,看看晓雨怎么样了。我从物业借了梯子,从阳台爬了进去。
一进门就看到晓雨躲在沙发角落,抱着膝盖无声地哭泣。看到我,她红着眼睛问:“爸爸,为什么他们都说你不是我亲爸爸?”
我心里一阵刺痛,蹲下身轻轻抱住她:“晓雨,听我说,叔叔之前确实是和你开玩笑的。他们才是你的亲生父母,他们很爱你。”
晓雨摇着头不愿相信:“不对,我感觉和你在一起才是对的。他们总是忙工作,没时间陪我,只有你和阿姨才会关心我...”
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王刚夫妇对孩子的忽视。晓雨缺乏的不是亲生父母,而是足够的关爱和陪伴。
“晓雨,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困难,爸爸妈妈有时候忙是因为他们想让你过上更好的生活。”我尽量用她能理解的方式解释,“但无论如何,你都是他们的宝贝女儿。”
晓雨抬起泪眼:“那我能不能经常来你们家?”
“当然可以,只要你想来,我和阿姨随时欢迎。”我摸了摸她的头,“但前提是,你要记住谁才是你的爸爸妈妈,好吗?”
晓雨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。
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安抚,要彻底解决问题,还需要和王刚夫妇好好沟通。但现在,我需要一个能让晓雨暂时接受现实的理由。
“其实叔叔有个秘密没告诉你,”我俯身在她耳边轻声说,“叔叔欠了很多债,怕债主找上门来,所以现在你得好好跟着爸爸妈妈生活。等叔叔还清了债,一定会来接你。”
晓雨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:“真的吗?那我要等你多久?”
“不会太久的,”我微笑着说,“但在这期间,你要乖乖听爸爸妈妈的话,这样叔叔才能放心。”
晓雨终于破涕为笑,答应了我的要求。
后来我把晓雨送回了王刚家,虽然她还是不太情愿,但总算没再闹情绪。
回到家后,苏芳严肃地看着我:“你又骗了那孩子,是不是?”
我无奈地点点头:“我只是想让她先安静下来。”
“你想过后果吗?孩子心智还不成熟,你这样的谎言只会让她对‘真相’越来越执着。”苏芳叹了口气,“万一她真的把你当成亲生父亲,以后怎么办?”
我默然无语。苏芳说得没错,我的善意谎言可能会在晓雨心里埋下更深的种子。但我又不忍心就这样戳破她的想象,毕竟她现在还小。
“算了,先这样吧,晓雨很快就要上小学了,接触更多的人和事物后,这段记忆自然会慢慢淡去。”我安慰自己道。
这件事渐渐被时间冲淡,但晓雨对我的依赖似乎比以前更强了。每次我一回家,她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门口,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我身后,问东问西。
更令我意外的是,有一天王刚和李娟找上门来,说有事相商。
“老周,是这样的,”王刚有些局促地说,“公司最近要派人去上海分部工作一年,待遇很好,我和李娟商量后想去试试。”
“那挺好啊,”我点点头,“晓雨怎么办?一起带着吗?”
王刚和李娟对视一眼,李娟接过话题:“我们想请你们帮个忙,能不能照顾晓雨一年?她现在上小学了,换环境对学习不好,而且...”她犹豫了一下,“晓雨似乎更喜欢和你们在一起。”
我有些惊讶地看向苏芳天盈资本,她也是一脸意外。照顾邻居家的孩子一两天很正常,但一年可不是短时间。
“你们考虑考虑,”王刚补充道,“当然,我们会支付抚养费的。”
苏芳皱了皱眉:“抚养费就不必了,主要是...这样对晓雨真的好吗?”
李娟叹了口气:“说实话,我们也很纠结。但这次机会难得,如果能在上海站稳脚跟,对晓雨的将来也是好事。而且...”她看了我一眼,“晓雨现在已经把你们当成了第二个家。”
最终,在反复考虑后,我们答应了下来。晓雨听说要在我们家住一年,高兴得直跳起来,完全没有因父母即将远行而伤心的样子,这让我既感动又有些担忧。
事实证明,我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。
晓雨搬来后,我的生活习惯彻底改变了。以前下班后我可能会和同事小酌几杯,或者在家里打游戏到深夜;现在我总是准时下班回家,陪晓雨写作业、讲故事,周末带她去公园、博物馆或者游乐场。
苏芳是小学老师,她坚持认为晓雨需要接受更系统的教育,所以给她报了钢琴和舞蹈班。一开始晓雨不太情愿,但在我的鼓励下,她渐渐喜欢上了这些兴趣班。
“爸爸,你看我今天跳得好不好?”每次上完舞蹈课,晓雨都会迫不及待地给我展示新学的动作。
我知道她这样叫我不对,应该及时纠正,但每次看到她期待的眼神,我就忍不住应和:“跳得真好,我们家晓雨以后一定是个大明星。”
苏芳对此很不满意:“你这样宠着她,对她将来不好。而且她已经开始真的把你当爸爸了,这样下去只会让她更难接受真相。”
我知道苏芳说得对,但我就是不忍心看到晓雨失落的表情。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孩子的遗憾,也许是看到晓雨在我们家比在自己家更开心,总之,我渐渐也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王刚夫妇偶尔会通过视频和晓雨聊天,但次数越来越少。每次通话后,晓雨都会问我:“爸爸,你还欠多少钱啊?什么时候能还清?”
我只能敷衍道:“快了快了,再等等。”
一年的时间过得飞快,我们都以为王刚夫妇会如约回来接走晓雨,没想到他们打来电话说,因为工作表现出色,公司准备续约,希望我们能继续照顾晓雨。
电话那头,王刚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歉意,但更多的是对工作的热忱:“老周,实在不好意思,但这个机会真的很难得。上海分部还送了我们一套小公寓,条件真的比老家好太多了。”
苏芳在旁边听了,脸色变得很难看:“那晓雨呢?你们打算让她一直待在我们这里?”
李娟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:“我们当然想接晓雨过来,但是换学校、新环境,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很大的改变。而且...说实话,晓雨在你们那里挺开心的,不是吗?”
我和苏芳面面相觑,晓雨确实在我们家过得很开心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取代她的父母。
就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,晓雨放学回来了,看到我们正在通电话,好奇地问:“是爸爸妈妈吗?”
3
“嗯,是你爸爸妈妈打来的。”我把手机递给晓雨,脑海中却思绪万千。
晓雨接过电话,简单寒暄几句后,王刚提到了想让她去上海与他们团聚的事。令所有人意外的是,晓雨竟然直接拒绝了。
“我不想去上海,我想留在周叔叔家。”晓雨的语气异常坚决,“而且我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,学校还要选拔舞蹈队员,我不能走。”
电话那头的王刚和李娟明显愣住了,随后是一阵尴尬的沉默。最后王刚妥协道:“那...你再在周叔叔家住一段时间,等我们工作稳定了再接你过来,好吗?”
晓雨爽快地答应了,挂断电话后还开心地蹦跳着去写作业了。
苏芳担忧地看着我:“老周,这样下去不是办法。晓雨越来越依赖我们,可她终究是王刚的女儿。”
我叹了口气:“我知道,但现在这种情况,我们也很难说什么...”
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半年,晓雨在我们家已经住了一年半。这期间,王刚夫妇来看过她几次,但每次停留不超过两天,带着礼物来,然后匆匆离开。
有一天下午,学校打来电话,说晓雨和同学发生了争执,希望家长到校处理。
由于苏芳正在开会,我立刻赶往学校。班主任刘老师见到我,叹了口气说:“周先生,情况有点复杂。晓雨和几个同学发生了冲突,原因是他们说晓雨‘没有亲生父母’,晓雨反驳说她有,说您就是。”
我的心一沉,没想到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。
“晓雨现在对自己的身份很困惑,”刘老师继续说道,“她在作文里写道‘我有两个爸爸,一个是亲生的,一个是名义上的’。我们很担心这种认知会影响她的心理健康。”
我向刘老师保证会和晓雨好好谈谈,然后把她带回了家。
回家路上,晓雨一直低着头,不发一言。我知道是时候解开这个谎言了,但又害怕真相会伤害她。
“晓雨,”我轻声开口,“关于爸爸的事情,叔叔需要和你说清楚。”
晓雨倔强地抬起头:“我知道你就是我亲爸爸,他们说的都不对。”
“不是的,晓雨。那天真的只是一个玩笑,你应该叫我周叔叔,你的爸爸妈妈确实是你的亲生父母。”我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解释。
晓雨的眼睛红了:“那你为什么要骗我?为什么要说你欠了钱,所以才把我送走?”
“因为...因为叔叔看你那么难过,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你。”我有些愧疚地说。
晓雨突然哭了起来:“我不管!我就知道你和阿姨对我最好!爸爸妈妈只顾着工作,从来不关心我,只有你们会陪我写作业,听我弹琴,看我跳舞...如果你们才是我的亲生父母该多好啊!”
看着她伤心的样子,我的心像被刀绞一样疼。我蹲下身,轻轻把她搂在怀里:“晓雨,家人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。叔叔阿姨虽然不是你的亲生父母,但我们真的很爱你,就像爱自己的女儿一样。”
晓雨抽泣着问:“那我还能继续住在你们家吗?”
“当然可以,只要你的爸爸妈妈同意,叔叔阿姨永远欢迎你。”我轻声回答。
这次谈话后,晓雨的情绪似乎平稳了一些,但对王刚夫妇的疏远却更明显了。每次视频通话,她都是敷衍几句就结束,而对我和苏芳,依然是全身心的依赖。
苏芳开始担心这种情况对三方都不好,决定和王刚夫妇摊牌。
一个周末,我们通过视频连线,苏芳直截了当地说:“我们觉得晓雨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。这样长期分离对孩子的成长不利,她现在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已经出现了混乱。”
出乎意料的是,王刚听完后沉默了片刻,然后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建议:“要不...你们收养晓雨吧?”
“什么?”我和苏芳都惊呆了。
王刚有些尴尬地解释:“你们也知道,我们现在在上海发展得不错,也有了新生活。说实话,晓雨这么大了,突然带到一个陌生环境,适应起来很困难。而且...”他停顿了一下,“我们最近又有了一个孩子,是个男孩。”
李娟在旁边补充道:“我们不是不爱晓雨,只是觉得目前这样对各方都是最好的安排。你们不是一直想要个孩子吗?晓雨和你们这么亲近,就当是缘分吧。”
这个提议如同晴天霹雳,让我和苏芳一时不知如何回应。收养晓雨?这意味着我们将承担起一个孩子完整的抚养责任,而王刚夫妇则可以轻松卸下这个包袱。
我看向苏芳,她的眼神复杂,既有对晓雨的疼爱,也有对这种“转让”父母身份行为的不认同。
“我们需要时间考虑,”我最终说道,“这不是小事,涉及到晓雨的一生。”
挂断电话后,我和苏芳陷入了激烈的讨论。苏芳认为收养晓雨虽然符合我们想要孩子的愿望,但这样做等于鼓励王刚夫妇逃避责任,对晓雨来说也不公平。
“你想过没有,等晓雨长大后,知道亲生父母为了事业和弟弟放弃了她,她会怎么想?”苏芳忧心忡忡地说。
我也陷入了两难。一方面,我确实把晓雨当成了自己的女儿,希望给她一个完整的家;另一方面,我不能认同王刚夫妇的做法,总觉得他们太过轻率地放弃了对女儿的责任。
就在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,晓雨站在门口,眼里含着泪水:“我都听到了。”
我们惊讶地转身,不知她听了多少。
“我不想再回去了,”晓雨哽咽着说,“他们有了弟弟就不要我了,对不对?”
我急忙蹲下身,抱住她:“不是的,他们只是觉得你在我们这里会更开心。”
“那就让我留下来吧!”晓雨抓紧我的衣服,“我想一直和你们在一起,好不好?”
看着她渴望的眼神,我和苏芳对视一眼,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。也许,收养晓雨确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。
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,我们终于做出了决定:正式收养晓雨。虽然这意味着我们将承担起养育一个孩子的全部责任,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办理收养手续比我们想象的顺利。王刚夫妇签署了所有必要的文件,并保证未来仍然会保持联系,只是法律上的监护权转给了我们。
晓雨得知这个消息后,高兴得一整天都在蹦蹦跳跳。她兴奋地告诉所有认识的人:“周叔叔和苏阿姨现在真的是我的爸爸妈妈了!”
4
收养晓雨后,我们的生活彻底改变了。我辞掉了经常需要加班的工作,找了一份离家近的稳定职位,苏芳也调整了教学安排,确保有更多时间陪伴晓雨。
晓雨很快适应了新的身份,在学校里也不再因为家庭问题而困扰。她的舞蹈天赋得到了老师的赏识,开始参加各种比赛,还获得了不少奖项。每次登台表演,我和苏芳都会坐在观众席的第一排,为她加油鼓劲。
然而,生活并非一帆风顺。王刚夫妇虽然放弃了对晓雨的监护权,但每隔几个月还是会来看她。这些短暂的会面总是让晓雨情绪波动很大,有时甚至会影响到她的学习和生活。
“我不想见他们,”有一次晓雨在王刚夫妇离开后说道,“他们只是因为内疚才来看我的。”
我蹲下身,认真地对她说:“晓雨,不管发生什么,他们始终是你的亲生父母。即使你现在和我们生活在一起,也不应该否认这段关系。”
晓雨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问:“那你们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,有了自己的孩子就不要我了?”
这个问题刺痛了我的心。我紧紧抱住她:“永远不会。你就是我们的孩子,世界上没有比你更重要的人。”
随着晓雨渐渐长大,她开始理解更多关于家庭的复杂性。十四岁那年,她主动提出想去上海看看王刚夫妇和她的弟弟。
“我想了很久,”她对我们说,“我应该去了解我的‘另一个家庭’。”
我和苏芳对视一眼,欣慰地点点头。晓雨的成长不仅体现在身高上,更体现在她的思想和情感上。
那次上海之行,晓雨和王刚夫妇有了很好的沟通,也和小弟弟建立了感情。她回来后告诉我们:“他们确实不是合格的父母,但我不恨他们了。如果没有他们的决定,我可能就不会成为你们的女儿。”
时光飞逝,晓雨十八岁那年,被北京一所知名艺术学院录取。临行前,她送给我和苏芳一份特别的礼物——一个亲手制作的相框,里面放着我们三人的合影,框上刻着“家,永远的港湾”。
“谢谢你们,”晓雨抱着我们,眼中含着泪水,“谢谢你们当初的那个玩笑,让我找到了真正的家。”
看着她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天盈资本,我满心欣慰,家庭的意义不在于血缘,而在于爱与责任。那个最初看似荒谬的玩笑,竟然成就了我们这个不寻常却充满爱的家庭。
发布于:河南省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